中国首家罕见失传民族乐器艺术馆
中国首家罕见失传民族乐器艺术馆在京成立,吸引大量中小学生排队前来进行校外第二课堂的参观、体验、研学实践。
场馆介绍
女子水晶乐坊艺术教育基地是十年著名品牌女子水晶乐坊创始人黄子琦女士与马洲集团江鸿臻先生共同落地的水晶教育基地。拥有独栋 3 层建筑面积共 6000 平米,其中 2 层体验馆和教学区共 3800 平米。拥有绿化面积 5000 平米的小型皇家园林和 1800 平米独立后花园,亭台楼阁伴小桥流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仿古庭院式建筑。包含了中国罕见民族乐器体验馆、非遗濒临失传乐器保护试点,包含非遗及特色乐器:箜篌、沛筑、尺八、古琴、瑟等,以及罕见的西域乐器:萨塔尔、艾介克、弹布尔、热瓦普、都塔尔、胡西塔儿、卡龙琴、乐弓、秦琴等,更有茶道、香道体验间、雅集诵读间、箜篌等罕见民族乐器体验室、水晶魔法空间、水晶艺术教育馆内有容纳200人以上的艺术汇报厅、多功能厅、以及旁边附楼有容纳上千人的大剧场、设施完备的摄影工作室、演出服装库包含 5000 多套可租可买的演出服及古装。室内装饰精良、格调优雅、环境温馨、设备完善。
水晶艺术教育基地以弘扬民族艺术,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力求营造温馨恬静的体验氛围, 在功能设计上,集教学、音乐会、汇报演出、会议、影视拍摄、娱乐、养生和健身为一体。突出艺术教育及中国罕见民族乐器体验两个版块,学生在优美古典的背景音乐下,穿着古装,在水晶宫进行一场穿越之旅,学习富有仪式感的传统艺术课程,深度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欣赏皇家宫廷礼乐和女子水晶乐坊特色的表演,享受现代时尚、人文的服务,定能使学生们获得极大艺术和美的享受。
在这里,学生们能见识到非常罕见的古代宫廷乐器失而复得和很多国家级非遗乐器。包含失传千年的瑟、沛筑和盛行于汉唐绝响于明清的箜篌。学生们通过对这些乐器的了解,从而了解这些乐器作为古代一个时期的文明载体他背后迷人的历史故事。
水晶乐坊艺术教育基地从不忘初心,利用自身多年心血打造品牌的美誉度和优质艺术名校平台去影响和培养大量的青少年儿童主动自发的担负起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重任,树立由内而外的民族文化自信,是水晶艺术教育的百年规划!
吸引大量中小学参观体验
2018年10月25日,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在罕见失传民族乐器艺术馆举办了主题为“探索北京”主题实践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研学实践活动。
为加强中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水晶艺术教育非遗小传承人培养基地的罕见民族乐器体验馆,以中国传统民族艺术文化作为第二课堂,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们,培养大量的非遗小传承人、文化讲述小使者,让义务教育更加全面拓展。
研学活动圆满结束,老师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他们留给罕见民族乐器体验馆的是最灿烂的笑容和开心充实的一天。
11月7日,女子水晶乐坊艺术教育基地的罕见民族乐器体验馆又迎来了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40多名学生进行“探索北京-中国传统音乐研学”实践活动。
上午学生们进行了击缶礼 、净手礼 、签名礼 ,并且参观体验了非遗罕见乐器。下午安排讲座和汇报表演,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向老师请教,学习。每个孩子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11月15日,水晶艺术教育基地迎来了金色摇篮全程实验学校四年级-六年级的小记者们,全天的参观和学习各个都表现的非常出色。
探索北京-中国传统音乐研学实践活动安排
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全天流程:(幼儿园可选择半天两小时)
第一项 击缶礼 分为四组进行
第二项 净手礼 分为四组进行
第三项 签名礼 分为四组进行
第四项 参观体验非遗罕见乐器
第五项 中国传统音乐发展脉络解析讲座
第六项 分组学习非遗罕见乐器
第七项 演出汇报
第八项 手工制作
最后,女子水晶乐坊希望更多的中小学校能够来这里参观实践,在这里孩子们能学习到传统音乐发展的脉络、古代宫廷礼乐知识、中国传统六艺解析,通过学生们亲身的体验和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音乐,来真正理解和认识民乐。
2016年年底,上海马洲基金独具慧眼,看到了女子水晶乐坊的市场前景和无限持续发展的潜力,董事长江鸿臻先生与女子水晶乐坊创始人黄子琦女士经过详尽的规划,马洲集团入股并购水晶乐坊文化传媒,于2017年在北京落地了女子水晶乐坊艺术教育总部旗舰店,位于华膳园文创园区,占地6000多平米独栋三层古典院落,水晶乐坊艺术教育总部现已全面升级为罕见民族乐器体验馆和非遗小传承人培养基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遗艺术保护作为一大亮点。
作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罕见民族乐器艺术馆,这里是中小学生的音乐摇篮。来这里实践,不仅是让学生们观看一场演出,体验一节艺术课,更是希望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理念,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在学习和体验传统艺术中,寻找到内心的归属感和责任感。